第五十章 波斯局势的变化-《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1/3)页

    八年前,阿富汗吉尔扎伊人攻破伊斯法罕,俘虏帝国沙阿后,曾迅速席卷除卢里斯坦、阿拉比斯坦(上述两地被奥斯曼人占领)和法尔斯南部(该地区为齐国扶持的帝国继任沙阿阿巴斯三世势力范围)几个省份外整个波斯地区,几乎完美上演了一场异族入主波斯的精彩大剧,并差点实现了改朝换代。

    那个时期,是波斯萨法维帝国最为黑暗的时代,无数的百姓食不果腹,时刻面临强.健、抢劫、屠杀、纵火等危险,完全生活在阿富汗老爷的淫威之下。

    据粗略估算,自阿富汗叛军攻入帝国境内,直到最终被齐波联军彻底驱逐出帝国的近三年时间里,大量人口死于战争、饥荒和疫病,还有无数的百姓逃离家乡,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整个波斯的人口总数减少约六分之一(历史同期,阿富汗人在波斯的统治一直维持至1729年底,造成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损失)。

    波斯地区的贸易活动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经济形势急剧下滑,百业凋零,工农业生产萎缩至一個极低的水平。

    阿富汗人统治期间,还签发了许多歧视性的人种分级法令,不同等级的人种受到不同的对待。

    第一等人自然是阿富汗人,不论是哪个部族,皆高人一等,成为最顶层的统治阶层。

    之后是亚美尼亚人、达格金人(生活在波斯西部哈马丹附近的逊尼派真神教信徒,他们加入了阿富汗部队)、奥斯曼商人、琐罗亚斯德教徒、犹太人,最后第七等也是最末一等便是波斯原住民,其他六个等级的人可以随意奴役欺辱他们。

    将军同意开战,是为了用己方的牺牲和损失换取胜利的机会。

    1731年6月15日,四万七千余波斯军队兵分四路,陆续汇集于塞姆南东北方一个叫做马亚梅的小镇,与纳迪尔三万五千余主力大军迎头撞上。

    帝**队的前锋部队彻底失败了,他们未能冲进纳迪尔军的阵地。

    但在杀戮开始前的那一刻,士兵们会幻想、恐惧,甚至会惊叹、崇拜。

    嗯,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也。

    大炮和火枪持续不断地发射着弹丸,回声在山谷中重合,巨大的噪声已经让人麻木,纳迪尔军还在一次又一次向帝**队开火。

    在这其中,盘踞在呼罗珊地区的纳迪尔军事集团无疑是实力最为雄厚、地盘也是最大的地方割据武装。

    帝**队声势浩大地杀过来了,“战场上的冲动让他们以为胜利就在眼前”。所有的部队主官谨遵主帅将令,中路和侧翼同时冲击,试图包围并从各个方向全歼他们的敌人。

    但狡猾的纳迪尔却对帝国中央政府一意推诿敷衍,既不明确拒绝此项任命,但也不来伊斯法罕觐见沙阿,继续盘踞在呼罗珊,还不断招兵买马,攻略周边,以积聚自身实力。

    士兵们也同意开战,即使会致残甚至死亡。

    然后,当侧翼的帝国骑兵部队冲锋逼近时,纳迪尔军竟然排列出严整的火枪队形,前方以两道木质拒马和无数的陷马坑阻住骑兵冲势,所有的火枪手统一打出了一波齐射。

    他拒绝了随军齐国参谋提出的固守营垒、以己方犀利的火力优势消耗敌人实力的建议。

    若是任由他这般继续扩张下去,定然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并最终割据东北,形成与帝国遥遥对峙的局面。

    几千名勇悍的纳迪尔骑兵殿后,掩护撤退的部队。

    故而,帝国沙阿遂决定予以武力征讨,引大军攻入呼罗珊,击杀纳迪尔,俘虏伪沙阿塔赫玛斯普二世,完成帝国领土事实上的统一。

    早在齐**队进入波斯境内,以凶悍的火炮不断击败吉尔扎伊人,并最终帮助阿巴斯三世收复伊斯法罕,纳迪尔就深刻意识到火器将是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随后便将它运用到极致,不断击败周边一个又一个敌人,从而开创出这般局面。

    在纳迪尔军,步兵是整个军队中最“波斯化”的部分。他的士兵们尽管出身各不相同,但并非全部都是雇佣军。

    纳迪尔军在此休整了一夜后,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反而带兵撤回了马什哈德。

    步兵主要是来自呼罗珊农业地区的定居波斯农民和年轻的城市居民,他们同样地在纳迪尔统领下,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表现出难得的进取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