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二关,你有什么看法?-《聊斋:神道之上》


    第(2/3)页

    与此同时,他也是江州学院的生员,还是廪生。

    所谓廪生,就是一边读书,一边能拿米粮补贴的那种优等生。

    今晚的诗会,江州学院的名额多达三十人,陈渭斌要想跟学院来,一点问题没有。

    他个人都持有特邀请柬的。

    不过陈渭斌最后选择了杜氏草堂的名义,自有考量。这段时间他拜杜元亭为师,是要学到新的文章本事,故而借机示好。

    苏元武呢,也在江州学院进学,但成绩不太好,只是个“附生”,等于扩招依附,本没资格来参加诗会,只能跟着杜元亭来。

    不管是陈渭斌还是苏元武,两人到草堂听学,严格来说,算是课外辅导类。

    与之相比,陈铮三个童生,他们的定位和教学需求,是很不一样的。

    接下来的大考,一边是举子试,一边是童子试,不在一个层面上。

    如此一来,会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那些大的学堂书院,会把秀才学子和童生学子分开,形成不同的班。

    可在草堂,杜元亭一视同仁,并不区别对待。

    由此可见,草堂确实不那么规范。

    对此,五名学子心中自有看法。

    这些看法会在同窗相处之际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或不满、或挤兑、或埋怨……

    好比一向话多的苏元武,他早对学识基础较为薄弱的陈铮有些意见。

    不过当下,却有所改观了。

    至于他是不是真得全心全意替夫子的颜面着想,是不是希望陈铮能在诗会上大出风头,另做别论。

    陈铮性子变得沉静,自有自己的立场和考虑。

    在杜元亭的带领下,六人上山,拾级而上,走过曲折而铺设整齐的青石板路,不用多久,来到半山腰间。

    此地开辟出一个大场子,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各大学院学堂的师长学员们汇聚于此,准备进行第二关的考核。

    到了这一关,再不能提携,即使拥有秀才功名者,也需要写出合格的主题之作,才能继续往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