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蓝玉案过后,淮西勋贵几乎一扫而空,朝堂之上功臣也大多被屠戮干净,这意味着朱允炆能绝对安稳的坐稳这太子之位。 不久,刘三吾被召还朝廷,官复原职,直到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 不论赵勉坐赃而死,还是刘三吾被轻拿轻放,又或者蓝玉案的爆发,这背后的实质,都是关于权力的争夺。 淮西勋贵的骄横引起了朱元璋对于皇权的担忧,再加之朱允炆完全无法掌控淮西勋贵,出于对皇权稳固的需要,朱元璋大肆屠戮株连达一万五千多人。 相较于喜欢在坟头蹦迪的淮西勋贵们,文官们的手段更为温和,只是轻微的试探,意图测试出朱元璋的底线。 奈何朱元璋向来喜欢用屠刀说话,尽管出于维护朱允炆地位的需要,暂且做出了让步,但之后朝堂之上无人能够威胁朱允炆的地位之时,他也让文官们知晓,什么叫做人老刀不老。 明初皇权、勋贵、文官三者的斗争,勋贵集团最早出局,自此在朝堂之上力量大减,只剩下极小一部分苟延残喘,从此失去了与文官对抗的力量。 原本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再加之朱允炆对文官的信任,朝堂很快就可以成为文官的天下。 奈何,建文联合文官,执政不到四年时间,靖难之役来了…… 自此,新的靖难勋贵出现,文武势力再度维持了微妙的平衡。 直到战神降世,亲征漠北,彻底消灭勋贵集团…… 但如今不同,朱元璋被大修魂穿,朱棣被立为太子,未来之事已经和原有轨迹完全不同,事态如何发展,还未可知。 这改变历史的节口,朱元璋却并不着急,甚至于连太多的情绪波动也没有。 说到底,他并非原来那个朱元璋,尽管他本身也很厌恶这种行为,但与之经历相比,这凡人的贪欲,倒显得有那么几分清澈的愚蠢来。 詹徽所言按律当斩,实在是最便宜的方式,朱元璋还未开口,朱棣便愤恨的建议道:“父皇,儿臣以为,像赵勉这种巨贪大恶,应当严惩,以儆效尤!更何况此事绝非赵勉一人之力所能为,其背后肯定有更为庞大的利益链条,从京城到地方,涉事官员皆是一丘之貉,应当杀之,以正官风。” 詹徽没敢说话,唯恐刺激到了朱元璋,真要按朱棣所说的去办,那不啻于又是一桩大案。 到时候死的人远不止现在所想这些,朝野动荡,绝非好事,但詹徽不敢劝说,唯恐惹祸上身。 “棣儿,此事交给你去办,会同督察院、大理寺、锦衣卫、六科共同办理,不可放过一人,也不能误伤一人。” “儿臣领旨!” 朱棣有些兴奋,跪下领旨谢恩,詹徽只看了一眼,便觉得又一把新的屠刀在闪闪发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