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52章 252:上船一起玩?高某人的恐怖! 这真是一个幸福的时代,高要对于当前世界的了解又深刻了一分。 他以为棘手的问题,竟然在白月嫦的三言两语之中就已解决… “太太,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高要拦腰抱起白月嫦:“老公必须要好好奖励你一下。” 翌日,宪报上多了一条内容,无非是总督府任命高要为市政局非官守议员的消息。 消息一出,港岛顿时沸腾,在有心人眼中,这是新总督恐怕要革新的讯号。 当时市政局的议员分3种,八位是政府委任的议员,六位是各部门的官员(也就是当然议员),还有八位是选举产生的成员(实际上是非官守议员)。 这名额一直都是固定的,就如行政局一样,一直以来都是7名官守与4名非官守议员。 现在葛量洪在议员名额已满的情况下,却还是把高要任命为新的市政局非官守议员。 这说明葛量洪恐怕要开始着手改革了。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前大家都在猜火会烧到哪里,现在看来是烧到政治上啊。 连周溪年都忍不住来找高要研究。 虽然市政局的权限局限在文化、公众保健和娱乐方面,但是架不住高要威水,其影响力自然跟旁人大不相同。 高要倒是知道一点,就说道:“阁下应该是跟郝德杰爵士一样,准备公务员本地化。” 周溪年喃喃自言自语:“公务员本地化?” 在此之前,华人在港府中担任的职位大部分都是传译,有的运气好会转去文书之类,不过再想上升的话就比较艰难了。 因为绝大部分的职位都被洋人给占据了。 就好像高要所担任的这市政局的非官守议员,它有一个前提,必须得会英文。 港府的所有公文格式都是英文,要是不会英文,交流起来非常麻烦。 难道人家在开会的时候还要讲一句再等传译帮翻译? 有鉴于此,所以当时的有识之士便投身警队,就如司徒志仁一般。 因为相对而言,警队里的升迁反而比港府里要容易。 “是的。” 高要提示:“我们这位新总督可不是刚来港岛的嫩雏,他可是连粤语都会讲的。” 周溪年点头:“说的也是。” 他击掌说道:“如此看来,我们华人在港府中担任职位的比例会上升,好事情。” 一个好汉三个帮,担任政务官的华人越多,民间的需求就越能得到反映,总归来讲肯定比先前要好。 “好啊。” 周溪年跟着说道:“这般固然是好,我只怕阁下可能会照搬前任总督的计划。” 杨木奇恢复自由身以后,为了弥补缺憾并为帝国争取回面子,便费尽心机搞了一个杨木奇计划,希望可以挽回声誉。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建议港府下放权力,设立一个大致上由民选产生的市议会,企图由此培育民主,长远使港岛具备独立的条件。 老实说,这个计划非常受英政府的认可,因为它迎合了战后殖民地独立的诉求。 但是这是违反神州根本法例的! 社会各界始终未能达至共识,所以导致该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实行。 老实说,高要也不认同,因为这计划的隐患极大,他沉吟下后便慢慢说道:“我看阁下应当不至于如此。” 高要看下北边:“而且,就算要推行,也得看那边的意思。” “我看没这么容易。” 周溪年说道:“说的也是。” “哎。” 他长叹息一声:“港岛最主要的问题哪里是这什么自治或者民主?还是在于跟内地的关系嘛。” 高要对此也十分认同,他先前就一直有看港岛这方面的资料,而且还看了不少能搜集到的历史宪报内容,对鬼佬对港岛的态度可以说具备相当大的了解。 早在1843年6月3日,殖民地部大臣斯坦利向璞鼎查发出训令,明确告之踞有港岛“不是着眼于殖民,而是为了外交、军事和商业的目的”。 这一条清楚地点明了港岛与大英在世界上其他殖民地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是后面港督在任上基本遵守的原则。 高要说道:“西人对于港岛的要求就是借此可以展开商贸、军事、外交活动。” “任何一种民主方面的改革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来自后世的高要断定:“绝不会更改。” 其实是改了的,不过那是在回归之前,末代总督肥彭大手笔推动民主改革,着实在港岛这里落下了不少针。 不过那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不是现在。 “跟高主席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 周溪年说道:“其实我们哪有那么多要求?只希望平平安安的,港岛能够发展的好就是了。” 他跟着笑道:“话又说回来,高主席,港督阁下最近可是要经常跟你照面的。” 高要哈哈一笑:“彼此,彼此。” 两人在日程上有许多重叠,比如说防痨会下的那海军医院的重新翻修以及授牌,这肯定是要请葛量洪出面的。 还有律敦治才刚刚跟葛量洪敲定葛量洪医院,那他肯定也要出面的嘛。 不过总体论下来,那还是高要多一点。 比如说明天的公屋奠基仪式,作为第一个响应港府非牟利性建屋的项目,葛量洪肯定要过来。 除了这个,那还有铜锣湾的第一高楼,葛量洪是不是也得过来? 也是因为这个,周溪年才会这般羡慕,他发现想要靠近权力的话,好像还是得家里藏金。 看看人家这后生仔,光凭砸钱,就砸出来了机会。 “我太太讲高主席准备盖一家葛量洪教育书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