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攻守易位-《战国之平手物语》


    第(1/3)页

    平手军的先势,是算好时间,在六月初四上午登陆的。虽然人数众多,但敌方士兵都被调集走,西赞岐极为空虚,这五千人的部队,一直没被发现。

    继而一昼夜后,到了初五的午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有五座城先后被攻下。而筱原长房是这一天,才得到消息开始进军的。(送出军情的时候尚有二城未落,所以其实滞后了)

    经过一番简单整备,平手家的五千人在初六凌晨搬进了城里,同时也知道了敌军急匆匆赶来的消息。

    除了知道敌人近两万的军势正在靠近之外,岩成友通其实也一并得到了另外一条消息。那便是三好长俊前来通报,言道今日局势未明,请守城勿出,相机行事,待两军对峙之时再找机会里应外合,一同除掉筱原长房。

    如此贴心的提示,弄得很像是真有那么回事的样子。

    确实,仅从对方一系列的作为来看,事情似乎十分靠谱,至少一般的人是看不出来其中有什么问题。

    对方并不是一味的友善真诚——或者是卑躬屈膝地恳求,恰恰相反,三好家的一门众明显是用心险恶,意图叵测,态度也不怎么恭敬。

    不过仔细想来,这也正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啊,两边又不是什么亲朋好友,反而颇存着宿怨,无非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各自怀着敌意不是十分正常的吗?

    话说三好家中,原本一门众的领地大多在畿内(除阿波讃岐两国国主外),所以也都是“畿内派”那边,本来是力主与织田血战的。但一朝失势,为了挽回权势地位,便毫不顾颜面地勾结外人。反倒是他们企图攻击的筱原长房,是属于相对鸽派的。

    如此逆转立场的行径,真可谓寡廉鲜耻,难以置信。然则当下乃是“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战国时期,“寡廉鲜耻,难以置信”不正是如今政局的常态吗?

    总而言之,被平手汎秀委任为先锋将领的岩成友通本人,心里还是存着深深怀疑的,但也挡不住另外几位将领相信啊。

    三好旧臣香西长信与松山重治得到临时授权,了解前因后果,接着交谈了一会儿,认为“合乎情理,姑且可以采信。倘若能趁势讨取敌酋,那真是不世之功。”

    和泉新参众旗头,与三好家扯得上一定关系的寺田安大夫一直都是知情人,他信誓旦旦:“在下早就推测出三好长逸与筱原长房之间的龃龉,而今得以印证。此乃天赐良机,各位建功立业,回报监物大人知遇之恩,就在一时!”

    三河新参众的户田忠次和夏目吉信是刚刚才收到通知的,没有露出明确态度,而是表示道:“既然监物大人已经委托岩成主税作为先锋将,便请您老人家一力决断,我等自然听命就是!”

    还有杂贺党的首领铃木重秀也是第一次被叫到军议上分享情报,他占了先锋军的一半战斗力。但杂贺众是第一流的佣兵,深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道理,没有贸然开口,谨慎表示服从军令。毕竟这笔生意后面是有足利义昭织田信长两位大爷盯着,一定要好好表现。

    这个舆论情况,三河人与杂贺人的态度让岩成友通有了底气。

    出于“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的情怀,他自觉对平手军是有一份沉淀责任在肩上的,当以谨慎为先,故而命令各部队严守城池,在监物大人到来之前,万万不可想什么“里应外合,一举建功”的事情。

    岩成友通本人是没什么威望,但手握着平手汎秀赐下的团扇,纵然背地被骂“狐假虎威”,明面上却也让人不敢违抗。

    于是接下来,平手军主动放弃了较偏远的两城,将粮食搬空,五千兵力分布在三座城池里面,形成犄角拱卫,严防死守之势,驻扎下来。

    约半日后,筱原长房的军势在未时(大概下午4点)到达,见状也没急着攻城,而是将士卒平铺开,把四座城团团围住。同时安营扎寨,砍伐树木,做攻城的准备。

    期间铃木重秀、寺田安大夫等人做过趁敌立足未稳,先行袭击的尝试,但收效不大。派出的小分队踢到铁板上,被干净利落地赶回来,徒然损兵折将。

    筱原长房这个人历来没听说过擅长奇谋,但用正兵的本事性素不错,不是轻易会给敌人好机会的庸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