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春杏生女、乔风当爹-《大宋好儿郎》
第(1/3)页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赵祯回去后,还是找了直图阁学士趁歇息时间来给自己讲课。
不是他真的缺乏读书,而是要做给人看。
皇帝年轻,群臣不安是正常,他们担心赵祯会走了歪路,或是不能按照他们的想法走路。
不过有些人是真心劝诫,有些人则是唯利是图。
真心劝解的不可怕,他们知道分寸。
但唯利是图者却是想借此邀直买名,估计他们现在他们巴不得赵祯发飙,然后他们趁机扣阕,给自己营造一个忠臣不怕死的美名。
想得美!
朕不是先皇,不会让你们得逞。
延庆宫,赵祯的御用书房里,龙图阁直学士王琦,正手捧着圣贤书,踱步在书房内,赵祯坐在上位静静地听着。
王琦是河南士林中颇具威望的大儒,早年间也曾进宫给真宗讲学。
赵祯即位后,为了彰显恩德,便封了他直学士之位,不过赵祯不是赵恒,对这些大儒半点儿好感也没有。
他真正的老师是晏殊。
只是晏殊现在身兼三司使,自然没时间经常进宫讲学了,就算他有时间,老吕那帮人也不会让他有这个机会。
以前你晏殊是帝师,你给皇帝讲课自适应的。
可你现在身为三司使,位居相公之列,再这么私下和皇帝见面……
万一你说些某人的坏话,或是忽悠皇帝做了某些事情咋办?
所以王琦抓住了这个机会,毛遂自荐来给赵祯讲学。
他声情并茂,像个忠心耿耿的直臣,“……陛下,炀帝好大喜功,残暴不仁,为君者当要引以为戒……”
赵祯淡淡道:“爱卿此言值得商榷。”
王琦也不生气,笑了笑。
“陛下请说,臣自然会解惑。”
“炀帝修运河并非是为了自己游玩,这是文人的污蔑,不,是前唐的污蔑。”
“陛下此话却是偏颇了,那炀帝为了帝位无所不用其极,一朝登基就……三征高句丽不是好大喜功是什么?”
赵祯听到这里有些不满,但却没进去。
“运河沟通南北,于今日也是大宋的命脉。至于三征高句丽,朕却以为这是不得不为之。”
赵祯的声音听着很清朗,而且很自信:“高句丽那时在北方对前隋多有威胁,正如同今日之西夏一般。从文帝始,前隋就开始征伐高句丽,只是地形不利,水土不服,导致失败。到了炀帝时,高句丽的威胁依旧存在。”
前隋要稳住北方,就必须要清除掉高句丽,这一点都没错。
而且当时前隋内部世家门阀林立,江山说是帝王的,不如说是世家门阀的。
那等情况下,借着征伐高句丽来巩固皇权就成了炀帝的选择,一来可以平定北方,而来也能削弱世家贵族的势力。
可那些世家门阀会眼睁睁的看着炀帝征伐成功?
肯定不会
他们在军中的影响颇大,于是征伐高句丽就成了君臣之间的角力,最终炀帝不敌,败北受辱。
“陛下此话却是过了。”
王琦的声音听着有些恼火:“那炀帝为何三征?”
一声叹息后,赵祯说道:“只因帝王不能败……”
王琦哑言,心中大震。
以前他总觉得眼前这个帝王还太弱小,自己有的是办法让他听话,而现在他却感觉自己眼前有一个庞然大物正虎视眈眈。wap.bΙQμGètν.còM
赵祯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孱弱胆小的帝王了。
他在改变,变得睿智和果断。
是了,帝王不能败!
帝王败了就再无威信,从此沦为臣子的玩物,所以每个帝王继位前夕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
“所以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不过是为了求一胜而已。”
赵祯的声音中多了坚定:“而后前唐登台,依旧前赴后继的去征伐高句丽,可见当时的中原形势严峻,高句丽已经成了大患,不灭……不行!”
王琦沉默了少许,叹道:“可他终究是犯了错的……”
“错又如何?临歧欲别……”
赵祯很自信:“炀帝登基时,世家门阀势力庞大,不压制的话,帝王威权会渐渐被吞噬。开运河也能让其它地方发展起来,引入新势力来和老门阀对抗,帝王在中间制衡。”
王琦又摇头笑了笑,“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还不算好。”
赵祯目光如炬,“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世家门阀越来越多,最终整个国家都不够他们吃的。”
王琦苦笑道:“陛下一席话却让臣无言以对,罢了,臣请告退。”
这是说不过赵祯,含羞而去。
“爱卿何必如此?”
赵祯挽留道:“我只是胡乱说一通罢了,不必在意。”
爱卿只是摇头,然后退了出去。
随后庆宁宫传来消息,教授陛下的爱卿中,有一人辞官了。
这是好消息?
众人不知,秦为得知了消息后也觉得古怪,却不知道自己从后世带来的观点正在深刻的影响着身边的人,让他们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