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商贸,农业,手工业,在整个县里逐渐复苏。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县城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县衙。 余春秋正在召集元广浓、赵县尉、李主薄、王家和孟家的家主来开会。 余春秋说道:“你们五家的田产土地,占了整个县的耕地的八成。” “本官查过,我们县有十万九千多人没有耕地,他们都是你们五大家的佃农。” “以后,本官决定按照田亩的数量来收取税赋。你们每一家有多少田产,本官都很清楚。” 赵县尉问道:“大人,不知道您要我们交多少税?” 余春秋微微一笑,说道:“你们向佃户收几成的租子?” 几人都不说话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主薄说道:“大人,我们都是向佃农收取八成的粮食。” 佃农种地主家的田,劳累一年,收获的时候要交八成的粮食,自己只能留两成。 不得不说,五大家真够狠,是完全不给佃农们一点活路啊。 不止是五大家是如此,其实天下的地主豪强都是一样。不压榨佃农百姓,他们如何过上富裕奢华,钟鸣鼎食的生活? 余春秋看向了几人,问道:“李主薄说的是真的吗?真的是收八成租子?” 他们不说话,就算是默认。 余春秋说道:“那你们以后就给县衙交八成的田产税赋。” 五人的脸色都是一变。 赵县尉连忙说道:“大人,不行啊。” 余春秋说道:“不行?赵县尉,你觉得不行,给本官一个理由。” 赵县尉说道:“八成的税赋,太高了。简直就是要了我们五大家的命啊。” 余春秋一脸疑惑:“交八成田租,不是你们定的嘛?百姓们给你们交八成的粮食,都能活下去。本官收你们八成粮食当做税赋,你们怎么就不能活?” 商业上,余春秋可以让利,但是耕地田产种出来的粮食,五大家必须交八成给县衙。 粮食,关乎到百姓的性命和整个县的稳定。 余春秋的手中必须要掌握足够的粮食,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按需分配,保证县里的百姓不被饿死一人。 余春秋知道,五大家族的仓库里堆积了很多的粮食,有些还是数年前的陈粮,都发霉腐烂了。而百姓们却随时会被饿死。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这可不是艺术加工的文学诗词作品,而是赤裸裸的残酷现实。 …… 五人走出衙门。 元广浓和赵县尉一起走了。 李主薄、孟家主、王家主三人结伴而行。 李主薄说道:“余大人是铁了心要收八成的粮食啊。” 孟家主说道:“我们三家按照余大人的吩咐,建了工坊,买卖做大了,倒是能弥补一些损失。元县丞和赵县尉他们两家……以后的日子更难过。” 元家以前有海沙派撑着,靠卖私盐大发横财。现在元广波死了,海沙派覆灭,私盐生意肯定是做不下去。 赵县尉家里更惨。赵家是耕读传家,完全是靠收地租过日子。现在余春秋要收八成的粮税,直接打在了赵家的死穴上。 …… 赵县尉说道:“元大人,余春秋是不想给咱们活路。不能再让余春秋做县令了,否则你我两家就会烟消云散。为了家族,我们必须做些什么。” 元广浓说道:“赵县尉你打算怎么做?余春秋这小子可不好对付。李家、孟家、王家,已经做了余春秋的狗。凭你我的力量,扳不倒余春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