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造星运动(完)-《快穿之锦绣人生》


    第(2/3)页

    两年之后,爱玛刚结束巡演,从舞团回家。不知为何,她没有把车开进巷子里,而是停在了巷子外,随后她一步一步踩着夕阳往自己家走去,就像少女时一样。

    然后她看到了懒懒依靠在墙壁上的克里希。

    克里希冷漠地与她对望一眼,直起身就要离开。爱玛却叫住了她,“克里希,你现在已经可以站起来了,要不要努力复健重新站在舞台上?”

    复健?她可没那么多钱。

    克里希冲爱玛摇手,“我已经不爱芭蕾了。”

    丢下这句话,克里希没有从阴暗的巷子离开,而是走向夕阳,迎面朝着夕阳走回家。她回到家里,将自己床底下的大箱子搬出来。在大箱子里全都是被她穿坏的舞鞋,这些舞鞋见证了她曾经为此的付出。

    “爱玛走上了她梦寐以求的路,克里希也该重新去寻找她所热爱的东西了。”在爱玛面前尖锐又冷漠的克里希用一种极致温柔的眼神望着她手里的舞鞋,缓缓将舞鞋放回箱子里,并从床上站起来,把紧闭的窗户推开。

    夜里星光璀璨。

    《舞鞋》里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但两个主演都饰演得很好,尤其是衡玉,她所饰演的克里希这个角色的人设无疑非常出彩。

    最开始出场时桀骜不逊,得知自己在芭蕾上的天赋后骄傲又矜持,舞蹈梦想破灭后流露出刻骨恨意,放弃芭蕾时明明未流一滴眼泪,仅仅是靠在墙上死死盯着自己的舞鞋,就能把身上绝望的情绪传递给观众,到了最后她则彻底释然,窗外的星光就象征着希望。

    在这一部电影里,衡玉展示了她强大的镜头控制力,只要她出现的每一帧镜头,观众都无法把他们的视线从她身上移开。

    《舞鞋》的类型本是叫好不叫座的类型,但在国内,票房却彻底碾压了同期的特效商业大片,星辰也好,路人粉也好,都纷纷为这部电影贡献票房。

    衡玉回国休息了一个月,在《舞鞋》的热潮刚刚下去一些后,经纪人问衡玉是否要考虑接综艺。

    综艺对她来说和放松差不多,衡玉从中挑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档真人秀综艺。

    这一档真人秀综艺当下在国内大火,每一期会邀请四位特邀嘉宾,和常驻的四位嘉宾一起在一个小村子里生活一个星期,把明星的日常展示给观众,可以说颇受观众喜爱。

    这档综艺第三季还没有开拍之前,观众投票“你最希望被邀请参演节目的嘉宾”,衡玉的票数高居第一。

    而现在,久不在综艺露面的衡玉竟然真的接受了节目组的邀请!

    星辰们都疯了,周六晚上早早坐在电视前或是点开了视频播放器,

    衡玉参加综艺很有自己的风格,话不多,但绝对是行动派,被安排去抓鸡也都能兴致勃勃一抓一个准,端的是凶残。

    不过到了下厨的时候就难了。

    “请衡玉和清辉为我们准备午餐。”主持人把任务卡上的任务说出来。

    衡玉起身,和同样被邀请来当嘉宾的夏清辉一起走进厨房。镜头跟着两人,只见衡玉特别娴熟地擦洗砧板,并且指挥着夏清辉去削土豆洗菜,衡玉则把削干净的土豆拿来切块。

    切土豆时,衡玉强迫症一样,把土豆切得大小几乎一样,展示了自己良好的刀工。

    作为常驻嘉宾的王晨瑶进来厨房围观,惊叹道:“星星,你连刀工都会,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

    衡玉:“……”

    不,她刀工好是因为习剑砍人多了,这两者的理论勉勉强强还是可以相通的。

    洗好菜后,夏清辉一脸期待地看着衡玉,等着她下厨。

    然而衡玉已经洗好手抱胸盯着他,嘴里提醒道:“夏清辉,该你表现的时候到了。”

    夏清辉:“……???”

    最后出来的午餐……不提也罢。

    面对着嘉宾的调侃,衡玉特别坦然,“我什么都会的话哪里还有男嘉宾表现的余地。”

    夏清辉抬手蹭了蹭鼻子,尴尬地笑了笑。他……也不会下厨啊。

    【啊啊啊啊啊衡玉总攻】

    【太帅了,老公不会下厨没有关系,,我爱你不食人间烟火的盛世美颜】

    【情敌们拔菜刀和我一战吧】

    录完这一期综艺,衡玉接了禁烟大使等三个公益广告的代言,顺便准备起了她十八岁成人礼的生贺演唱会。

    十八岁生日当天,衡玉在自己的生贺演唱会中穿上碎花裙子,唱着十岁那年哼唱的《少年》。

    “少年时我穿着蓬松裙子”

    “你嘴里哼唱着什么歌”

    “那是少年的曲调”

    “八年之后我穿着碎花裙子”

    “嘴里还在哼唱着年少的歌”

    “你我依旧年少”

    喻衡玉全球粉丝应援会转发了在衡玉十岁生日当天,他们发布的微博,并且配上文字:【在这善变的世间已陪你走过八年光阴,感谢十八年前你曾降落到这个世间】

    十八岁之后,衡玉的重心慢慢从歌唱正式转到拍摄电影电视剧上。只要有好的剧本,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大荧幕衡玉都会挑喜欢的接,国外的导演也时常向她抛来橄榄枝。

    三十岁这一年,在其他女明星事业上升期的年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