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我帮您推荐到《中国书法》-《拥有学习面板的神豪》


    第(2/3)页

    先盯着《思君》看了一会,接着转向一旁的《美人浴》。

    暂时也不再提交换的事,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和李石聊起了来。

    李石自然乐得与她交流书法创作心得。

    和同行交流,不但是学习,也是传道的好方式。

    老太太是比较传统的书法家,在书法上实践水平高,理论水平则比较一般,但因为整体水平摆在那,对书法的理解能力要比贺雅茹高出太多,至少能对李石说的一些尖端感悟能听懂个大概——差不多知道他在说什么。

    越是如此,老太太越震惊李石在书法上学习修炼所达到的高度!

    就好像看世界杯,不踢球的人,只看到场上人把球踢来踢去,最后进球了。只有踢球、懂球的人,才知道球员做的技术动作有多难,最后进的这个球有多不容易。

    老太太与李石越聊,受到的震撼就越大,最后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他说的这些书论,在我看来都好高深,尤其书法发展的规律总结,很多地方闻所未闻,都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吗?这世上,真的有这样厉害书法家存在?

    而且,他还如此年轻。

    就在老太太世界观快要崩塌的时候,李石说的兴起,觉得之前的思路在这会又有了不少新的拓展,顿时手有点痒痒,突然转头问一旁的贺雅茹:“贺姐,这里有笔墨吗?”

    贺雅茹虽然听不太懂小姨与李石聊的东西,但一直和吴媛在旁边安安静静听着,这会就像是被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中学生一样,连忙站起来,回道:“有,就在那边柜子里,我去拿。”

    说真,站起来走向贴着照片那面墙的对面,这边放着一排木质柜,打开其中一页门,从里面取出笔墨纸砚。

    李石提醒道:“如果有现成的墨汁,就拿墨汁。”

    他现在迫不及待想实践脑海中得到拓展的思路,嫌弃研墨时间慢。

    等贺姐把笔墨纸砚拿来,他快速倒了一些墨汁,铺开纸,提笔蘸墨,直接书写——永和九年。

    边写边道:“就以‘永和九年’这四个字为示例,我的书法风格,受诸多古今书法家的影响,但其中影响最大的,王羲之自然是其中之一,循书法风格演化脉络,究其师承,先后应该是蔡邕到蔡文姬,蔡文姬到钟繇,钟繇到卫夫人,卫夫人到王羲之,最后就是我。”

    “那么,如果是蔡邕来写‘永和九年’这四个字,应该是这样。”

    李石提笔,稍微沉思两秒钟,先在宣纸最上端,写下骨气洞达的四字隶书——永和九年。

    “接下来是蔡文姬,她来写,应该是这样。”

    又沉思了三五秒钟,再次提笔,在下方继续用草书,写下法度严谨,却又俊逸洒脱的“永和九年”。

    “你们注意看,虽然是不同的书体,但基础笔画上的技法,是有传承的,比如‘永’字上这一点……”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老太太吴秀林,因为她知道李石前面讲的就是书风演化,所以一下子明白了李石在做什么——他这是要循着师承,用每一位书家的风格来写“永和九年”这四个字啊!

    这……

    一时间,她有点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瞠目结舌地看着。

    “接下来是钟繇,这位正书之祖,应该会这么写。”

    “再接下来是卫夫人……然后王羲之了,这位的字大家都很熟悉。”

    写到王羲之的风格,贺雅茹也反应过来了。

    她虽然不太懂那些高深的书法理论,但看字还是会的,前面四位书家,四遍“永和九年”,虽然是不同的书体,不同的风格,但每一遍都写的那么好。

    “王羲之书法,不管哪个字,不管是洒脱俊逸,还是委婉含蓄,总包含着一股中正平和的气质,简直就是我们古代文人最憧憬的隐士高人模样,所以他的‘永和九年’,是这样的。”

    李石拿笔在砚台边匀了匀笔尖的墨汁,很随意继续写道。

    他如今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看着好像是在给大家讲解,实则也是厘清自己刚刚拓展的思路。

    所谓教学相长,便是如此。

    这次的四个字写完,旁边的贺雅茹忍不住抬起玉手揉了揉眼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