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到这一系列的前因后果,朱元璋的心情无比沉重。 宋隐说得对,说是朝廷的错,事实上就是他的错。 只不过宋隐换了另外一种说法,没有明说而已。 但朱元璋心里却是明白的。 如果当年有人愿意为自己出头,自己当年也不会那么凄苦。 一时间,朱元璋没有对宋隐进行反驳。 甚至他还想起了自己在沛县时,初识宋隐的时光。 那时宋隐说了许多对贪官的看法。 宋隐那时说,当官的无论是贪官还是清官,很大程度取决于朝廷怎么使用。 现在,朱元璋也终于明白,他的百姓过得好不好,会不会造反,不就取决于朝廷如何对待百姓吗? 纵观历朝历代,哪一个朝代不是因为百姓造反而加速灭亡的? 百姓就是国之根本! 如果没有让百姓安定的能力,这个国家肯定没有办法长久昌盛。 这些都是几千年来,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但是有史以来,百姓造反数不胜数,但最终能够成功并建立王朝的人,仅有他朱元璋一人。 所以,没有人比朱元璋更知道,这份成功是如何的来之不易。 因此,朱元璋对待百姓的诉求,从来不敢马虎。 虽然江南行省的事情,确实是很大的失误,好在宋隐纠正了过来,没有让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现在对于宋隐的这个请求,朱元璋虽然脸上仍有怒意,可到底没有拒绝。 不过就是让这些人再多活一年罢了。 自己何不大方一点,正好也让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知道自己的胸襟如何宽广。 这样想,朱元璋心里就痛快多了。 既然对朝廷,对自己都有好处,那还犹豫什么? “行,朕就如你所愿。” 一句话,意味着朱元璋同意将这些造反者关进大牢,待一年后再问斩。 见朱元璋松口,宋隐会心一笑。 他知道,这老头子子肯定是权衡了好一会儿。 说白了就是死要面子,不认错而已。 不过朱元璋毕竟是皇帝,总不能让他太丢面子。 见朱元璋同意了宋隐的提议,李可仁等人又惊又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