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Pasca在11月11号就杀死了今年年度游戏的悬念,你实在想不到《无人幸存》有错过这项锦标的任何理由。”——《Critical Hit》,评分9.5/10; “早在去年刚刚公布首支宣传动画时,我们就揣测《无人幸存》会是Pasca迄今为止野心最大的一部作品,到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无比佩服我们当时的睿智与远见。这款游戏将影响着未来好几年那千万玩家们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绝境,我们都应该保护着人性最后的光芒,那是火种,否则就‘无人幸存’,Pasca做到了,我们恭喜他。”——《Gameplanet》,评分10/10; Metacritic上破天荒地第一次收录了中国媒体的游戏评测文章,来自黄浦的《电子游戏》,他们得到了这样的肯定,此前从未有中文媒体登上过这家国际主流的权威评价类网站。当然,Metacritic网站本身并不为提供翻译服务,国外的玩家只能自己解决。 我们的市场大步流星,飞速前进,走在了最前面,研发实力随着市场回暖,对待单机游戏更加友善,开始有大公司们将灵感实现成设计,代码和图像,小团队们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萌芽。而相应的这个圈子里的其他成员同样也在提升着自己。无论是外派记者前往各国参加游戏展会活动做第一手报道,有时候比香港的美国的记者跑得都快,还是和越来越多厂商的合作,都在表明着这一点。 这是整个产业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做单机和主机游戏的评测,不仅如此,他们也开始向国外的IGN、GS或者Eurogamer这些老牌媒体们学习,意识到他们传统的玩家式的从画面、音乐、玩法、游戏性这样逐条评测的方式,显得有些不够成熟。游戏评测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不仅仅告诉玩家们这个画面好不好看,音乐动不动听,bug多不多,中档配置玩着卡不卡…… 它需要引领着玩家们,去感受一款游戏出彩的地方,可能很浅显,可能深藏,可能外露,可能内秀的方方面面。而且本身也是一片优美的文章,不仅仅只有功能性。 《电子游戏》关于青鱼游戏的评测依然是他们的主编沉默羔羊主笔,他依然是给《无人幸存》打出了满分10分,在文章的总结收尾的时候,他显得很感性地写道: “认识Pasca将近十年,依然对他既熟悉又陌生。”……嗯,有点在外人面前给自己贴金的感觉呢,不过他确实是认识叶沉溪很多年了。 “02年的时候《永恒》上线,我就曾经采访过他,觉得此子骨骼惊奇他日必有成就,定非池中之物,当时Pasca才19岁,很多人还在学校里面的年纪。中间时有联系,但不常见面。” “现在我经常在各种各样的新闻里见到他,不仅仅是游戏的,社会的,财经的,方方面面,很多很多。我不想说他和多年前相比的外在的变化,功成名就,情场得意什么的,我只是觉得眼熟,他还是那个心中有向往的理想主义者,外表看起来云淡风轻宠辱不惊,但心中有一团燃烧的火焰。看起来与世无争漫不经心,但有强烈的表达欲,愿意用作品去和别人争辩。” “这样的人是永远的少年,你只要看到他,就会觉得你我自己也还能与生活大战三百回合。” …… 而终于,《Fami通》和《IGN》之后,《Gamespot》的评分虽然姗姗来迟但还是如约而至了,反正每一年他们都给得最晚。 叶沉溪自己倒没感觉,反而是他和青鱼网络的粉丝们每天惦记着,等待着,刷新着GS的评分。 终于他们等到了,第一次,青鱼网络的游戏第一次获得了《Gamespot》的满分评价,10分,征服进度3/3。 除开《永恒之战》这种网游不算,抛开后来为PS3版补上的《求生》8.0分不说,中国人的事不过三玄学终于体现了出来。从《万物起源》他们给出的8.5,到《逍遥游》的9.5,终于到了《无人幸存》的10分。叶沉溪用了三年时间解锁了这个成就。 这意味着游戏史上,第四款同时获得三大最具影响力游戏媒体满分的作品出现了。从打开3D游戏新局面的《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到3D格斗游戏里程碑的《灵魂能力》(又翻译为《刀魂》)这样上古时代传奇,再到这个世代的《合金装备4:爱国者之枪》和《无人幸存》,十数载光阴白驹过隙,一代又一代后浪拍打着海岸留下了印记。 《逍遥游》的遗憾,在《无人幸存》上得到了弥补,28岁的叶沉溪已经达到和传奇比肩的高度,而青鱼的玩家们肆无忌惮地表达着他们对于游戏的赞美,和能够玩到这些游戏的幸运。他们觉得自己是此刻世界上最幸福的玩家。 “在游戏后期,我们一度以为Pasca迟迟没有向玩家确认伊丽莎白是否幸存,是为了后续作品,资料片或者《无人幸存2》的铺垫。但直到最后的时刻,在托伊斯杀入了安息帝国生死不明,艾玛回到曼陀罗的高山上,在伊丽莎白的墓碑面前献上一束鲜花的时候。虽然仍然无法确定墓碑下面是否有伊丽莎白正在长眠,但我们很确定Pasca应该不会在这上面做文章了,因为伊丽莎白的使命已经完成,托伊斯已经找我了自我,完成了救赎。” 第(1/3)页